股經 11. 無之以為用 --- 空倉也是炒股
|
【點題】
老子通過對持有和空倉辯證關系的分析,說明持有做多頭可以獲利,而空倉做空頭也能獲利,也是炒股不可分到的另一半策略。
【原文】
三十輻共〔1〕一轂〔2〕,
當其無,
有車之用。
埏埴〔3〕以為器.
當其無,
有器之用。
鑿戶牖〔4〕以為室,
當其無,
有室之用。
故,
有之以為利,
無之以為用。
【譯文】
三十根輻集中于一個轂中,
有了轂中間的空的地方,
才有車的作用。
摶揉陶土做器皿,
有了器皿中間的空間,
才有器皿的作用。
開鑿門窗建造房屋,
有了門窗四壁中間的空間,
才有房屋的作用。
所以,
“有”所給人的利益,
是靠“無”發揮決定性的作用。
〔1〕“共”,“集中”的意思。
〔2〕“轂”,即車輪中心的圓木,北方稱“車頭”。
〔3〕“埏埴(yan zhi)”,摶揉泥土。
〔4〕“牖”(you),窗戶。
【股經破譯】
三十根幅條匯集到一個車轂當中,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,才有車的作用。妙股中空倉也好比這個關系,正是由于空倉的作用,才會有持有的作用。
這也好比:
陶土的器具,正因為器具中空的地方,才有器皿的作用。
房屋也正是有了四壁中空的地方,也才有了房屋的作用。
所以說,炒股不但持有可以獲利,空倉也能發揮作用。
【闡釋與分析】
很多投資者,尤其是新入市的投資者.總是耐不住寂寞,唯恐資金有一時半刻的閑置,總是頻繁地操作,剛賣出又買進,剛買進又賣出,還美其名曰“最大限度地使用資金。”其實這些投資者并不真正懂得,空倉等待與持股待漲同樣是炒股之道的半壁江山。如同老子哲學中“無”和“有”的關系一樣,“無”中可以生“有”,“有”又可以返歸于“無”。
投資者在股市操作中,必須學會空倉等待的忍耐功夫。當你運氣很差,或者又無法判斷股指的走向,無法選擇合適中意的股票時,就要耐心地等待買入機會的到來。從這點上說,耐心的等待,并不是不思進取的做法,而是做出積極選擇的前提和基礎。因此,空倉并不是消極的,而是積極的,正如饑餒的猛虎臥于山林一樣。如果介人的時機不成熟,或選擇的把握性不大,寧愿放棄,也不要做無謂的冒險,而是應繼續空倉耐心地等待。
武王伐紂之時,巧遇了姜子牙,姜子牙通過分析后,認為紂王雖昏淫無道,但商朝氣數并未衰竭,故暫不宜出兵。這既可使己方養精蓄銳,又可等待時機,等待商朝氣數完全衰竭時再出兵。武王采納了姜子牙的意見,這一等就是十五年,待武王重新出兵后,果然勢如破竹,很快就滅了殷商。這個事例說明,等待時機的重要性。炒股中的空倉等待也是這樣,等到空方氣數已盡時,再大膽進場吸納,將是事半功倍的上佳選擇。
然而,很多投資者,尤其是新投資者并不是這樣,他們大多熱衷于短炒,追漲殺跌,過分迷信專家,信奉炒股的技術手段,無法忍受空倉,一兩天沒有進出,好像就不是在炒股票了,有行情也做,沒有行情也強行做,這樣做來做去,“一陰包九陽”,九次賺的還不夠一次賠的,因而是有害的。因為短線是不能賺足差價的,但遇到下跌時,卻又不情愿割肉,以至于出現賠多賺少的境地,或被迫成為“套牢一族”。
這種狀況,都是因為這些投資者不了解空倉也是炒股,也是重要的操作手段。
在實戰中,適時空倉與適時逃頂一樣重要。
在交易中,適時空倉,隨時備有現金,是捕獲一切贏利機會的基礎。由于中國股市只有做多機制,沒有做空機制,這一點就顯得尤為重要了。
股市下跌,總會在底部出現絕佳的買入機會,如果總是滿倉,像坐電梯似的上上下下,一來無法贏利,二來一旦出現買入機會,如果自己的帳戶上又沒有資金,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機會從眼前溜走。
從股市交易本身來分析,頻繁的買賣交易也不是贏利的好辦法。股市中,任何交易都是買賣雙方認為交易標的與價額等值交易。即賣方認為依照某一價位賣出,對他來說是劃得來的;而買方也是基于同樣的心理,買賣雙方都認可交易價格的合理性,股票才會成交。
通常,所有賣方都期望贏利才會賣出殷票。如果每一個投資者都能如愿,股價只能上漲不跌,而事實上并非如此,這是股市的悖論。這個悖論說明,股市中只有一部分贏利賣出,一部分虧本賣出。如果加上傭金及稅收等,再碰上大勢不好的時候,賣出贏利的概率將大為降低,因此,從股市能量本身的運轉來看,頻繁交易獲利的可能性是極小的。
從以上分析上看,頻繁交易不是投資者,尤其不是中小散戶投資者明智的選擇。只有適時空倉,捉住底部機會,才能獲得可靠的贏利機會。
因此,投資者不應將空倉作為一種無所事事的理念。而對一切誘惑,要能忍之又忍,一直到出現可靠的信號,才適時買入。
“無”是“有”的基礎。不會空倉就不會炒股。空倉是持有的基礎,一切持有都是從空倉中衍生出來的。
|
|